[通讯员:会议新闻工作组] 2022年11月26日,由《中国工业经济》杂志社、红宝石最新线路手机版主办,湖北省工业经济学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现代产业经济研究中心协办的《中国工业经济》第二届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前沿论坛在湖北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顺利举办。
在主论坛之前,2022年11月25日晚19:30,本次论坛通过线上的方式顺利召开了会前会——“编读交流座谈会”,以“中国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和选题方向”为主题,吸引了来自校内外的一百余人参加。
会前会由红宝石最新线路手机版博士生导师石军伟教授主持。本次座谈会有幸邀请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纪委书记、副所长,《中国工业经济》副主编张其仔教授和《中国工业经济》编辑部主任王燕梅教授担任主讲报告人,进行交流分享。
张其仔教授以《中国式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兼论中国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为主题,对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和中国式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张其仔教授巧妙地从探究“衡量经济学研究热点问题的标准是什么”来回答“什么是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他指出了两个评价标准:是不是有现实意义的重大实践,是否有利于推动学科体系建设。张教授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是贯穿当下和未来一个时期经济学研究热点问题的主线,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研究具有巨大的创新可能性。结合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张其仔教授讲解了中国经济研究学研究选题要以完善学科体系、知识体系和学术话语体系这“三大体系”为基本导向。最后,张教授进一步勉励与会学者,经济学热点要体现意义,要体现学术的和实践的意义,要实现学术性和实践性的统一。张其仔教授的报告高屋建领,引起了与会师生的深度思考。
王燕梅教授以“‘选’好文章”为题,对如何“选”出好文章进行了分享。王教授从编辑部的角度讲解了审稿的关注点,主要介绍了《中国工业经济》期刊涵盖的学科领域、栏目设置、投稿方式以及审稿周期、审稿流程。王教授重点就审稿流程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对参会的教授和青年学者推荐了投稿修改指南,同时对于期刊审稿关注点进行了深入的讲解,归纳了选题坚持“问题导向”、“规范上坚持逻辑可信”以及“创新性与理论深度相结合”的三角板块。对于选题的方向,要实现现实性和有用性的统一,鼓励学者们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切入。王教授同时展示了2021年和2022年《中国工业经济》的重点选题,指出二十大报告所指明的立场、观点对于选题的重要性,对于选题的理论借鉴要考虑是否符合中国国情,研究的内容要做到逻辑可信和逻辑一致,切忌千篇一律地分析。报告的最后,王教授展示了常见的退稿原因以及投稿注意事项。为各位代表生动诠释了如何避免在做高水平研究过程中多种误区。王教授的报告引起了与会代表的热烈反响和连续咨询。
座谈会还专门安排了编辑作者互动讨论环节,参会学者们就期刊投稿中研究方法的选择、研究方向的推荐、不同学科研究方法之间的差异等方面提出了疑问,《中国工业经济》的编辑部的覃毅老师、李鹏老师和崔志新老师也热情、耐心地为大家答疑解惑,编辑作者互动讨论环节高潮不断,让各位参会人员兴奋不已,收获很多。
原本预定于21:30结束的会议直到22:00才在大家意犹未尽的感觉中圆满结束。
2022年11月26日下午,本论坛还通过线上的方式开展了10个分论坛的研讨,分论坛主题包括“公司治理与企业高质量发展”“新时代下的企业国际化战略”“绿色发展理念与企业环境管理”“营商环境与企业创新”“数字经济与企业战略变革”“国企改革与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投资行为与企业绩效”“兼并重组与企业高质量发展”“数字化转型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等。各参会报告人详尽深入地展示了相关研究成果,主持人和嘉宾对各个展示都给予了精彩的点评。
分论坛1由红宝石最新线路手机版副院长吴海涛教授主持,围绕“公司治理与企业高质量发展”开展讨论,由华中科技大学的高勇强教授担任点评专家。来自西南财经大学的成睿阳以《Reporting to Shareholder or Responsible to Stakeholder Multifaceted Effects of Mandatory Disclosure》为题,探究了财务披露频率的具体影响,并且揭示了财报披露频率的外部性影响。山东工商学院的李连伟则以《股权激励计划提高企业创新可持续性了吗?》为主题,采用多期PSM-DID方法检验了股权激励计划对企业创新可持续性的影响。来自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闫续文同学则以《诉讼威慑与企业估值:康美药业集体诉讼事件研究的证据》为题,检验了2021年11月12日康美药业证券集体诉讼案一审判决所带来的市场反应,为推动完善代表人诉讼制度、提高上市公司治理质量、营造资本市场良好生态提供了有益的启示。高勇强教授针对汇报内容逐一进行了凝练和梳理,并给出了适当的优化建议。
分论坛2由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李鹏博士主持,围绕“新时代下的企业国际化战略”开展讨论,由华中科技大学的周记顺老师担任点评专家。来自上海财经大学的杜夏依同学以《外资企业质量优势与出口产品质量升级》为主题,根据均衡模型的量化分析结果,指出准确衡量外资企业的质量优势对于全面理解和评估中国引进外资的质量和福利效益至关重要。华中科技大学的刘洋以《对外直接投资如何影响企业绿色创新——基于不同投资动机视角》为题,利用PSM-DID方法实证检验了不同投资动机下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绿色创新产生的影响。来自北京工商大学的苏盖美则以《企业“双循环”中开放式创新网络的协同效应与自主创新——基于二元创新视角的统计研究》为题,基于2014-2019年中关村海淀科技园企业全样本数据,实证企业参与国内和全球创新网络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周记顺老师针对汇报内容存在的重难点进行逐一点评,并提供了对应的解决措施。
分论坛3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杨国超教授主持,围绕“杠杆率与企业价值”开展讨论,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郑世林研究员担任本分论坛的点评专家。来自东北财经大学的甄红线老师以《如何结构性去杠杆?——基于企业持续价值创造的视角》为题,采用2007-2020年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企业现金流量总额变动对企业去杠杆的影响与作用机理。中央财经大学的谭小芬教授则以《经济周期、货币政策和企业杠杆率——基于双支柱政策协调视角》为题,从双支柱政策协调视角研究了经济周期、货币政策和企业杠杆率三者的关系。来自江南大学的马骏老师以《为何企业主不愿承认“家族企业”身份?——来自中国私营企业调查的证据》为题,基于组织身份理论以及政治成本和商业成本假说,探究了在转型期的中国,不少民营企业不愿显露家族企业身份的背后原因。郑世林教授在听取各汇报内容后,提出对各研究存在问题的见解,并指明相关的改进路径。
分论坛4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袁华锡副教授主持,围绕“绿色发展理念与企业环境管理”开展讨论,南京财经大学的余泳泽教授担任第四分论坛的点评专家。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宋德勇教授以《排污权交易制度如何提升企业能源利用效率》为题,运用双重差分法发现排污权交易制度能够激励企业减少化石能源消费、优化能源消费结构,进而提高企业能源利用效率。武汉大学的万攀兵老师则以《能源安全与发展安全——基于“电荒”对中国制造业生产率冲击的反事实分析》为题,聚焦能源安全的核心——电力安全,量化评估了电力短缺对我国制造业生产率的负面影响,并揭示了电力短缺冲击下制造业企业可能的适应性行为。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高昊宇老师以《碳市场激励下的企业 ESG 表现:来自中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经验证据》为题,从企业 ESG 表现的独特视角出发,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和渐进双重差分方法发现,区域碳交易市场设立后,被纳入碳交易试点的企业与非管控企业相比,更能显著提高自身的ESG表现。余泳泽教授对汇报内容进行了逐一的详细回应,从自身的经验出发,为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改进意见。
分论坛5在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崔志新教授的主持下,围绕“营商环境与企业创新”展开讨论,北京交通大学的冯华教授担任点评人。来自海南大学的刘斐然老师以《环境不确定性、融资约束与企业跨地区投资》为题,对环境不确定性如何影响中国企业的开放式创新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并分纬度考察技术、市场和政策不确定性的分别影响;中国人民大学的朱光顺同学以《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为差距与企业跨区域投资—来自异地子公司的证据》为题,利用上市公司异地子公司投资数据和省级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研究省际EPU差距省际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入如何影响企业跨区域投资;来自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于晓琳同学以《基础研究与企业创新——中国经验及其解释》为题,研究基础研究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如基础研究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基础研究与企业创新的作用路径。北京交通大学的冯华教授对各汇报人的汇报内容进行了优劣梳理,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了适宜的优化意见。
分论坛6围绕“数字经济与企业战略变革”主题展开分享,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张新香副教授主持,暨南大学的陈林教授担任点评专家。来自北京理工大学的李鑫以《企业数字化转型与短贷长投》为题,利用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对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短贷长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证实了“决策优化假说”。中国人民大学的郭晴以《人口结构转型、数字经济发展与要素收入分配格局》为题,利用A股上市公司和城市级别面板数据分别构建企业部门和城市宏观数字经济发展指数,结合招聘Z平台月度数据,检验了人口结构变化与数字经济发展的双重作用对要素收入份额的影响,对比分析了企业部门与城市宏观经济的差异化影响机制,并探讨了不同企业规模和要素禀赋下的效应异质性。浙江工商大学的王节祥老师以 《数字孪生:在位企业应对颠覆式创新的过程机制》为题,以服装制造企业“汉帛国际”为例开展纵向研究,分析其如何利用数字技术,让原本只能进行“大规模生产”的制造模式可以同时兼容“小批量定制”。随后陈林教授针对三个报告一一进行了点评并对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提出了建议。
分论坛7围绕“国企改革与国有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展开分享,由辽宁大学的李政教授主持,南京大学的张骁教授担任点评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李俊成博士以《混改与国有企业韧性:基于债务违约距离的视角》为题,以沪深A股国有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混改对国有企业韧性的影响。中央财经大学的梁上坤教授以《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与国有企业负债治理》为题,以国有上市企业为样本,立足过度负债角度,考察了国有资本授权经营制度改革对于国有企业负债风险的治理作用。来自武汉大学的杨振森以《数字化转型、‘一带一路’投资与中国跨国企业高质量发展》为题,基于 2013-2020年1575个A股上市跨国企业所组成的非平衡面板数据,结合企业创新和制度理论的视角,探究了中国跨国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与“一带一路”投资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随后张骁教授针对三个报告一一进行了点评,并对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提出了建议。
分论坛8围绕“投资行为与企业绩效”主题展开分享,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毛江华副教授主持,武汉大学的万攀兵老师担任点评专家。西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刘文翰以《市场活力、优胜劣汰与企业绩效》为题,基于工商注册数据和专利数据构建了以初创企业创新水平衡量的市场活力指标,并结合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研究了市场活力推动的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问题。中央财经大学的窦超老师以《冲动是魔鬼?高管情绪化与企业过度投资》为题,基于生理医学视角,利用女性高管是否处于“更年期”作为衡量情绪化问题的客观指标,实证检验了高管情绪化对企业理性决策的影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刘璠教授以《研发投入、政企互动与企业利润》为题,基于中国转型时期的制度环境考察企业家的配置活动,利用世界银行2004年中国企业微观调查数据,通过构建多项处理效应模型来识别企业家活动的内生性,发现研发与政企互动存在显著的互补效应。随后万攀兵教授针对三个报告一一进行了点评,并对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提出了建议。
分论坛9围绕“企业兼并重组与高质量发展”主题展开了分享,由红宝石最新线路手机版副院长文豪教授主持,上海财经大学的余典范副教授担任点评专家。上海外国语大学的谢雯璟老师以《契约制度差距影响企业“联姻”吗?基于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的经验证据》为题,通过对2008—2019年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事件进行研究,发现婚姻契约制度差距会抑制地区间并购重组活动,表现在降低发生重组的概率和交易规模。山西大学的田洁教授以《并购网络技术多元化、技术创新与企业高质量发展》为题,从并购网络技术多元化视角出发,以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究并购网络技术多元化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广州大学的刘啟仁教授以《智能制造与企业人力资本升级》为题,基于任务框架构建工业机器人与制造业融合的理论模型,分析智能制造兴起对企业内部技能雇佣决策的影响。随后余典范教授针对三个报告一一进行了点评,并对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提出了建议。
分论坛10围绕“数字化转型与企业高质量发展”主题展开了分享,由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的覃毅博士主持,武汉大学的陈立敏教授担任点评专家。河北工业大学的刘鑫教授以《数字化转型、企业避税对债务成本》为题,运用机器学习和文本挖掘技术,对中国上市公司2007年-2020年上市公司数据进行研究,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债务成本的影响及其路径机制,检验了企业避税行为在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债务融资成本影响中的作用机制。中国农业大学的方明月副教授以《企业数字化转型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感知》为题,使用2012年-2020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构建了企业层面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感知和数字化转型指标,并进行了相关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杨朦博士以《政府绿色补贴如何激发企业绿色创新——基于战略响应视角的解释和证据》为题,对政府绿色补贴如何激发企业绿色创新进行了实证检验。暨南大学的江康奇同学以《‘一带一路’倡议的数字经济驱动效应——来自企业数字化的经验证据》为题,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7-2020年数据,刻画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考察“一带一路”倡议作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总量效应、渠道机制以及异质性影响。随后,陈立敏教授针对四个报告一一进行了点评,并对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提出了建议。
本次会议的各个论坛为与会学者们创造了一个思想对话、学术交流的思想盛宴,在各种观点的热烈讨论中,与会代表们充分发掘企业高质量发展中的创新思路,共同学习和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之路,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理论研究工作,更好地落实了理论联系实践的理念。
随着各个分论坛的结束,第二届企业高质量发展前沿论坛圆满闭幕。
(撰稿人:陈国庆 崔咏琪 黄凯文 王晨月 王嘉洁 邹晓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