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唐海慧)2021年5月19日,由我院经济贸易系和服务经济双循环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三商希望之星”学术沙龙本学期第7期(总第45期)在文澴楼112教室举行,本次学术论文分享会由产业经济学(贸易经济)研究生一年级学生唐海慧主讲,参与论文分享的有指导老师吴振球教授和产业经济学(贸易经济)研究生一、二年级全体研究生和产业经济学(贸易经济)部分博士生以及贸易经济专业部分本科生。
唐海慧分享了由学者李青原和肖泽华共同完成,发表在《经济研究》2020年第9期上的一篇论文——《异质性环境规制工具与企业绿色创新激励》。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40年间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然而长期以来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却加重了生态环境负担,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念背道而驰,并成为制约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打破经济与环境“非此即彼”的局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和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企业是创造社会经济财富的核心载体,也是自然资源的索取者,是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最关键因素。本文从微观企业和环境规制异质性的角度来进行考察环境规制如何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发现不同环境规制工具对企业产生截然相反的效果,例如排污收费对企业绿色创新起促进作用,环保补助对企业绿色创新起抑制作用,这为如何实现环境保护与企业绿色竞争力提升的“双重红利”提供了理论支持。研究结果发现:排污收费“倒逼”了企业绿色创新能力,这一“倒逼”效应体现在外部压力和内部激励; 环保补助却“挤出”了企业绿色创新能力,这一“挤出”效应体现在迎合政府和机会主义,在控制内生性、排除干扰性因素、改变变量定义等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企业资源基础较强时,排污收费对绿色创新的“倒逼”效应更加明显,但环保补助不存在这一现象; 排污收费促进了企绿色发明专利成果的产出,而环保补助却“挤出”了企业绿色发明专利和绿色实用新型专利成果的产出。
主讲人分享结束后,吴振球老师和同学们对于文章选择的数据、回归方法、理论及计量模型、企业绿色创新定义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同学们对于论文实证分析的方法和异质性环境规制工具对企业绿色创新影响等问题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