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门理论性、实践性、科学性、艺术性、政策性和市场性都很强的新兴学科 ,它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进程而迅速成长起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学科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是国内专业开设最早、培养规模最大和实践特色最鲜明的人力资源管理“应用型、融通性、开放式”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基地,是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知识技能竞赛理事会副会长单位、湖北省人力资源“政产学研用”合作联盟秘书长单位、湖北湖北省人力资源学会人才培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学科建设总体水平处于国内第一方阵,有广泛的学术影响力和美誉度。
一、学科创建及发展演变的历史脉络
我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起源于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在国民经济计划管理专业中设立的人口与劳动计划管理以及企业管理学科中设立的劳动人事管理等课程。1993 年,学校开始招收工商管理硕士 (MBA) 研究生,同时开始在硕士研究生层次及本科层次开设人力资源管理课程。1995 年,由陈远敦教授和陈全明副教授牵主编了学校第一本工商管理硕士 (MBA) 使用的人力资源教材——《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1999 年 6 月,学校进行院系调整,原国民经济管理专业并入红宝石最新线路手机版,设国民经济管理系,系主任为赵曼教授。国民经济管理系内设立人力资源管理教研室、劳动经济与社会保障教研室和国民经济管理教研室。1999 年 9 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也迎来了她的第一届本科生并于同年招收了第一批人力资源管理硕士研究生。人力资源管理教研室第一任教研室主任是陈全明副教授,成员有张怀富教授、冯忠铨副教授、刘纯泽讲师、赵琛徽、郑耀洲等 6人。
2000 年 5 月,中南财经大学与中南政法学院合并成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合并后,学校再一次进行院系调整,国民经济管理系被一分为三,人力资源管理教研室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留在红宝石最新线路手机版,并入工业经济系,系主任为汪海粟教授,留在红宝石最新线路手机版人力资源管理教研室的教师有:原人力资源管理教研室的冯忠铨副教授、赵琛徽讲师、郑耀洲讲师,原国民经济管理教研室的王书芳副教授、张志副教授,以及从工业经济系企业管理教研室转入的周润仙副教授、高宝荣副教授。冯忠铨副教授任教研室主任并兼任导师组组长。
2002 年,工业经济系更名为工商管理系,系主任为胡立君教授,下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研室,冯忠铨副教授继续担任教研室主任和导师组组长。2004 年,胡立君主任升任 MBA 学院副院长,任剑新教授继任系主任,李绍和副教授和赵琛徽任工商管理系副主任。2006 年开始招收辅修双学位学生,至今仍是湖北省内唯一面向全省七所 211 高校和南湖片区十所高校进行招收人力资源管理辅修双学位的专业,2010年赵琛徽教授继任人力资源导师组长,李伟副教授任继任教研室主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入选学校品牌专业和省级品牌培育专业,2011年入选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计划。2012年,赵琛徽教授在企业管理学科下招收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第一个博士生。2015 年 12 月,红宝石最新线路手机版内部调整成立七个学系,人力资源管理系正式成立,由赵琛徽教授任系主任,韩翼教授任系副主任和导师组组长,李伟教授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负责人。人力资源管理系设立人力资源教研室(主任卢亮副教授)和组织行为教研室(主任刘文兴副教授),拥有国际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所(2010 年成立,吴孝健和赵琛徽任所长)和领导力研究中心(2016 年成立,韩翼任所长)。2016年5月发起成立了中国人力资源研究会知识技能竞赛理事会,赵琛徽教授当选为副会长,周新军博士当选为常务理事,人力资源管理系老师被中国人力资源研究会授予“特别贡献奖”。目前,人力资源管理学科已形成了“本—硕—博”一体化的教学和科研平台,是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基地,2014 年人力资源管理导师组被评为校级优秀导师组,2015 年人力资源管理教研室被评为校级优秀教研室,至2019年已有专职在职教师15人,另有海外讲座和特聘教授2人。
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和积极进取,人力资源管理学科实现了弯道超车和特色发展,已经成为我校企业管理二级学科和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科研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绩,为我校管理学科建设做出了较大的贡献,被誉为最受学生喜欢的专业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领跑者”,对全国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的发展和建设也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二、学科建设的基本成就
( 一 ) 坚持理论探索和学术前沿, 又注意教学与科研的中国化
学科建设要坚持理论创新,这就意味着既要引进先进的外来文化,又要结合本国的国情和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对外来的前沿研究和理论进行适合自身国情的本土化改造。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门从国外引进的学科,除了注意吸收来自国外最新研究的成果之外,还特别注意对外来经典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著作、最新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的“本土化”,做到“洋为中用”。在理论探索和前术前沿上,人力资源管理学科强调理论顶天,构建学术平台,举行和参与各种类型的学术研讨会,发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学术声音,表现为在2018年实现更大的飞跃,举行了“2018年人力资源管理前沿理论及国际论文发表”国际研讨会,得到高度好评,与国内外学者建立了紧密联系。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本土化”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使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中国自古以来丰富的人文思想相结合,从中国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吸取营养;二是使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中国现实的国情和人力管理实践相结合,从而推动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的发展。赵琛徽教授研究成果曾获国家人事部科研成果一、二、三等奖和湖北发展研究奖二、三等奖,韩翼教授研究成果曾获湖北省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安增科副教授研究成果获得广东省委宣传部的奖励,并得到时任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同志的接见。郑耀洲副教授专注于案例教学和案例研究,取得重大突破。2019年郑耀洲副教授带领研究生开发的教学案例《天一印务重焕生机的奥秘——劳动积分制管理》和《小题大做:德胜听证会助力企业文化落地》,分别成功入选“百优案例”(一般项目)和“百优案例”(微案例),是我院案例开发的一次新突破。所有这些都反映了本系教师们对社会的担当,对国情的思考。
(二)服务社会,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这主要表现为:一方面,人力资源管理理论须要从人力资源管理的社会实践中吸取营养,以丰富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另一方面,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迫切需要好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指导。从学科诞生伊始,该学科就高度重视与实际部门的交流,积极主动寻找机会,将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概念、新方法向政府部门、行业企业界人士进行介绍推广和传播宣讲,还将他们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的疑难和困惑带回学校作理论剖析和探讨。2011年成立了湖北省人力资源“政产学研用”合作联盟,自2007年开始连续十二年举行了人力资源管理实训与案例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在全国产生了巨大影响,引领了全国实践教学的发展。2010年6月由杨灿明校长和湖北省人力资源学会秘书长李锡元教授亲自挂牌成立了南湖人才开发公司(模拟),探索基于模拟公司运营的创新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与此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实行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和企业游学,建立了以烽火通讯公司为代表的10多校外实习基地和创新研究基地,服务于人才培养、企业发展和经济转型,先后为湖北省政府、湖北省老龄委、国家电网、烽火通信、中国银行等部门和单位提供政策前沿研究与方案设计服务,教师中有担任湖北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1人,湖北省委宣传部人才队伍建设首席专家1人,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常务理事1人,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理事2人,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知识技能竞赛理事会副会长1人,湖北省全面深化改革研究院研究员2人。2016年,赵琛徽教授被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授予创新创业优秀个人称号并被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授予特别贡献奖。2016年-2018年,韩翼教授到新疆财经大学挂职,任红宝石最新线路手机版副院长,被授予中组部和教育部第九批优秀援疆干部。2018年4月10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以“人力资源管理学术团队:产学研特色发展的‘领跑者’”为题对人力资源管理学科所取得的成绩进行了报道。
(三)大力开展科研活动,积极提高教材建设水平
要搞好人力资源管理的学科建设,必须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大力开展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探索与创新;二是积极进行人力资源专业的教材建设,这二者是互相促进的。据不完全统计,本系的教师们已经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 7项和教育部人文社科等省部级项目20多项,在《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心理学报》、《TheLeadership Quarterly》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等中外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上百篇,已编写专业教材《人员素质测评》、《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实验》、《员工福利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其中赵琛徽教授被教育部聘为马工程教材编写专家,王淑红副教授主编的《人员素质测评》列入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李伟副教授主编的《组织行为学》教材,获得中南地区大学出版社二等奖。有关代表性的成果如下(详见表1、表2、 表3)。
表1 人力资源管理系代表性论文
序号 | 作者 | 论文名称 | 刊物名称 | 收录类型 |
1 |
韩翼 |
师徒关系开启徒弟职业成功之门:政治技能视角 |
管理世界,2012(6) |
CSSCI |
2 |
韩翼 |
真实型领导、心理资本与员工创新行为:领导成员交换的调节作用 |
管理世界,2011(12) |
CSSCI |
3 |
赵琛徽 |
知识员工雇佣模式研究—基于SHRM的分析 | 中国工业经济,2004 (8) |
CSSCI |
4 |
赵琛徽 |
失衡与重构:变革环境下公务员的心理契约及其管理方略 | 中国行政管理,2005 (2) |
CSSCI |
5 |
韩翼 | How Leaders’ Transparent BehaviorInfluences Employee Creativity: The Mediating Rolesof Psychological Safety and Ability to FocusAttention | Journal of Leadership & Or gani za ti ona l Studies, 2017,24(3) |
SSCI |
6 |
张文慧 | Consideration for future consequences as an antecedent of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behavior: The moderating effects of perceived dynamicwork environment | T h e L e a d e r sh i p Quarterly,2014,25(2) |
SSCI |
7 |
刘容志 | Industrial cluster, government agencyandentrepreneurial 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ofWenzhouCity, ZhejiangProvince | Chinese Management Studies, 2013,7(2) |
SSCI |
8 |
刘文兴 | Leader Humility and Team Innovation:Investigating the Substituting Role of Task Interdependence andthe Mediating Role of Team VoiceClimate | F r o n t i e r s i n Psychology 2017(8) |
SSCI |
9 |
刘文兴 | Abusive supervision and employeecreativity: the mediating role of psychological safetyand organizationalidentification | M a n a g e m e n t Decision,2016, 54(1) |
SSCI |
10 |
汤一鹏 |
Good marriage at home, creativity at work: Family– work enrichment effect on workplacecreativity | Journal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17, 38(5) |
SSCI |
11 |
刘怡 | A Unpacking knowledge management practices in China: Do institution, n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culture matter? |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2019) |
SSCI |
12 | 冯娇娇 | Does abusive supervision always promote employees to hide knowledge? From both Reactance and COR perspectives |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2019) | SSCI |
表2 人力资源管理系代表性著作与教材
序号 | 教材与著作名称 | 作者 | 出版社以及时间 | 教材使用情况 |
1 |
人员素质测评 | 王淑红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2017第二版) | 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
2 |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 韩翼 |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 | 多所高校MBA、研究生、本科生教材 |
3 |
组织行为学 | 李伟 |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2(2017第二版) | 中南地区大学出版社二等奖,多所高校MBA、本科生教材 |
4 |
人员素质测评 | 赵琛徽 |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0 2010 | 多所高校MBA、本科生教材 |
5 |
员工福利管理 | 卢亮 |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6 |
多所高校MBA、本科生教材 |
1 | 组织承诺形成机制、效应机制及作用机制研究 | 韩翼 | 2013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2 | 师徒关系结构维度、决定机制及多层次效应机制研究 | 韩翼 | 2016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3 | 中国特色企业文化竞争力研究 | 刘雪梅 | 2012 | 湖北人民出版社 |
4 | 员工工作不安全感问题研究 | 刘雪梅 | 2015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5 | 组织中员工进谏与沉默行为研究 | 王淑红 | 2016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6 | 企业文化与外派员工管理 | 刘容志 | 2016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7 | 湖北省第四次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分析 | 赵琛徽 | 2016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8 | 和谐企业构建研究 | 李伟 | 2017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9 | 国际劳工标准问题与中国劳资关系调节机制 创新研究 | 安增科 | 2010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表3 人力资源管理系代表性课题
序号 | 项目来源 | 项目名称 | 负责人 | 项目起讫时间 |
1 | 国家社科基金 | 中国文化情景下领导纳谏结构维度及多层次作用 机制 | 韩翼 | 2014.7 |
2 | 国家社科基金 | 可持续创业的驱动因素与发展机制研究 | 刘容志 | 2016-2019 |
3 | 国家社科基金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企业研究 | 李伟 | 2009-2016 |
4 | 国家社科基金 | 大学生创业类型的就业有效性的机制研究 | 卢亮 | 2010-2016 |
5 | 国家自科基金 | 自恋型领导对工作场所越轨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 | 刘文兴 | 2016-2018 |
6 | 国家社科基金 | 我国私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调节机制研究:基于劳动契约和心理契约耦合的视角 | 赵琛徽 | 2007-2011 |
7 | 国家自科基金 | 真心能换来什么?人际真诚对团队地位影响的研究 | 汤一鹏 | 2018-2020 |
8 | 国家自科基金 | 领导拒谏研究:构念、认知评估过程与双刃剑效应 | 韩翼 | 2019—2022 |
9 | 教育部人文社 科基金 | 师徒关系结构维度、决定机制及其多层次效应机制研究 | 韩翼 | 2008—2010 |
10 |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 | 领导者的情绪智力对员工绩效的影响极其作用机 制研究—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视角 | 王淑红 | 2010-2012 |
11 |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 | 物理办公环境对员工心理和行为的影响研究 | 王淑红 | 2019-2021 |
12 |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 | 劳动信托制度的蜂农模型——国内外压力下中国劳资关系调节机制创新研究 | 安增科 |
|
13 |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青年项目 | 创业教育的演进机制及其对大学生创业影响的跟踪研究 | 刘容志 | 2016-2018 |
( 四) 优化本科与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社会培养和输送优质人才
本学科致力于建设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特色鲜明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坚持国际化、学术化和实践导向,组织举办国内外学术会议,与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多个国际人力资源机构保持着密切联系,瞄准国内外学术前沿,服务于人才培养、企业发展和经济转型,开展高水平学术研究、智库建设、创新教学和“政产学研用”多方协同,注重在理论联系实践中探究学习和主动学习,成立了企业创新俱乐部和南湖人才开发公司(模拟),建立了多个校外实习基地和创新研究基地,赵琛徽教授教学团队荣获湖北省第六届和第七届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赵琛徽教授和王淑红副教授曾荣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本科教学一等奖,王淑红副教授主编有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和首批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通过对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方案的比较研究,本系制定了完整合理的教学方案,并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用人单位的要求以及学科的发展前沿动向,在学校和学院的指导下,定期进行优化动态调整。方案既重视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又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既重视教育教学质量,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既强调坚持以学生主体,又坚持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培养了一批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富有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掌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思维、理论、工具和方法的优秀毕业生。2016 年,刘容志副教授和周新军博士所指导的学生团队在第一届全国大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技能竞赛的总决赛中获得了二等奖。2017 年,王淑红副教授讲授的“ 组织行为学 ---- 如何有效地管理员工行为”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并入选中宣部“学习强国”平台,2019年王淑红获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首届“教书育人奖”。 刘雪梅副教授指导硕士研究生牛珍的毕业论文《工作不安全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离职倾向的实证关系研究》,获得湖北省2014年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刘雪梅老师2013年被评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级优秀硕士导师。现已为社会输送毕业研究生300余名,本科生千余名,研究生就业率 100%,本科生就业率在全校一直名列前茅,人才培养质量深得华为、腾讯、国网等用人单位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等升学单位的高度好评,同时获得第三方权威性数据机构麦可思研究院《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的高度肯定,被评为最受学生家长喜欢的专业。
( 五) 构建全国有卓越竞争力的教学科研团队
一流的学科必须要有一流的教师队伍,本学科根据专业发展需要,抓住了市场经济发展带动学科大发展的机遇,同时得到了学校和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教学科研团队建设成效非常显著,目前具有在全国具有卓越竞争力的教学科研团队,以赵琛徽教授、韩翼教授和李伟教授为代表的教授团队在国内外已经建立了较大的学术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以卢亮副教授、郑耀洲副教授、王淑红副教授、刘雪梅副教授、安增科副教授、周新军博士为代表的中坚力量不断开拓创新,在人才培育和科学研究上都取得大了较大的成绩;以刘文兴副教授、刘容志副教授、汤一鹏副教授、芦青博士、郭琨博士、冯娇娇等为代表的青年教师具有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上持续发展论文的能力。目前人力资源管理学科师资队伍力量雄厚、结构合理,他们责任心强,积极进取,热爱学生,给学科发展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人力资源管理学科到2019年为止已退休教师有王书芳副教授、周润仙教授、冯忠铨副教授和张志副教授,他们为人力资源管理学科和专业的发展都曾经做出过重要贡献,特别是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发展初期承担了大量的教学任务,为学科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是学科和专业继续发展的不竭精神源泉。现有在岗教师15人,其中教授3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3人,副教授8人,海外特聘教授1人,海外文澜学者1人,博士化率100%,海外全职引进博士2人,文澜青年学者3人,专业教师来自于英国纽卡斯尔商学院、香港理工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家、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著名高校,他们相互融合、积极向上、他们分别是赵琛徽教授、韩翼教授、李伟教授、郑耀洲副教授、王淑红副教授、刘雪梅副教授、卢亮副教授、安增科副教授、刘容志副教授、刘文兴副教授、汤一鹏副教授、周新军博士、郭琨博士、芦青博士和冯娇娇;还有来自澳大利亚社科院院士的李应芳教授,英国纽卡斯尔商学院的吴孝健副教授 ( 详见表 4)。
表4 人力资源管理学科退休以及在职教师名单及任教时间
姓名 | 王书芳 | 周润仙 | 冯忠铨 | 张志 | 张文慧 | 赵琛徽 |
职业年限 |
|
| 1982.1-2010.7 | 1984.7-2015.3 | 2008-2013 | 1998.7-- |
姓名 | 郑耀洲 | 王淑红 | 刘雪梅 | 韩翼 | 李伟 | 卢亮 |
职业年限 | 1999.9-- | 2003.7--- | 2005.9--- | 2005.12-- | 2006.2---- | 2006.7--- |
姓名 | 周新军 | 安增科 | 刘容志 | 刘文兴 | 刘怡 | 汤一鹏 |
职业年限 | 2008.7-- | 2009.9- | 2012.7--- | 2014.7-- | 2015.11-2019.9 | 2017.3--- |
姓名 | 郭琨 | 芦青 | 冯娇娇 | 吴孝健 | 李应芳 |
|
职业年限 | 2017.7-- | 2018.9-- | 2019.7-- | 2009.9-- | 2017.11-- |
|
三、学科建设的基本经验
学科的命运取决于其对学生的吸引力及毕业生的长期就业率,取决于是否能够在本专业领域内保持持久的影响力。在学科建设方面,要重视学生的培养,这要求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以保持专业对学生的吸引力,毕业生对社会的吸引力;也要求建设一支高标准的学术研究队伍,积极探索,服务社会,在专业领域内形成有自身特色、 取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从而达到学科的长期繁荣。本学科建设点建设的基本经验是:
(一)要科学定位、特色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和学科近十多年来,实现了快速发展和弯道超车,除了得益于抓住了人力资源管理行业和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带来的专业发展大机遇,得益于学校和学院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给予的好政策,得益于几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老师的艰苦创业和追求卓越的精神,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科学定位和特色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学科始终瞄准国内外一流,坚持特色发展,走产学研协同培养人才和协商发展学科之路,这是学科发展的最大法宝。在目前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提出未来五年内的建设目标,即学科和专业总体水平进入国内TOP10、实现部分特色指标达到湖北第一和全国前五、冲击国际一流、营造令人向往的工作学习氛围。要继续秉承以师生共同发展为目的、以质和特色取胜为战略、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服务和引领社会为导向的四大发展观,坚持“国际化、学术化和实践导向” 的特色定位,坚持“建团队、入主流、办特色、出精品、重服务、铸品牌”的发展思路,坚持立足中国情境和中国企业开展多样化、多层次的研究创新,坚持“政产学研用”协同融合培养人才。
( 二) 要与时俱进,坚持学习
时代在不断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新事物、新现象、新问题层出不穷。这就需要我们努力学习,善于学习。需要学习的内容很多:一是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二是要注意、跟踪、学习科学研究的新方法和前沿理论。社会在不断进步,各种新的研究方法也不断涌现,如系统理论及其研究方法,混沌理论及其研究方法,交叉学科及其研究方法等,将其融会贯通然后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之中;三是要向社会学习,从实践中学习。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既需要理论也需要实践,实际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往往是绝佳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案例,教师也需要从实践中丰富自己的理性及感性知识,以使自己的教学活动丰富多彩,使学生印象深刻;四是要向同行学习。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交流,向专家学习、向同行学习,学习他们的长处,拓宽学科建设的视野,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 三) 要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提高学术水平
科学研究是学科发展的立足和发展之本。在学科建设中,始终坚持抓住科学研究不放,为提高教学质量和社会服务水平的注入强大动力。我们以求实创新,加强国际化为指导方向,开展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1)聚焦本专业领域内的新进展、新动向和学科交叉,关注中国特色情境下的新问题、新实践和新发展,提升学术研究的深度,立足中国企业和中国大地进行论文和学术研究。(2)充分挖掘学术潜力,利用多学科优势,组建多个学术团队:领导力团队,劳动经济学团队、人力资源管理团队、组织行为学团队,鼓励教师以团队形式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3) 组建国际合作平台,加强与国内外高校及企业之间的交流,聘请国际知名高校教师对我系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进行指导,鼓励系内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和对外交流访问,目前我系已有一半以上的教师具有海外留学或者访问交流的经历。同时支持在读的本科生与研究生对外访学,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 四)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要使学科长期繁荣,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研究教学方法。在人才培养上,强调“广、深、专”的科学结合,首先在学科基础课程的内容选取上尽可能宽,而专业课程的内容则采取专而精的原则。从精选教材入手,针对目前国内的现状,注重在引进、消化、吸收和借鉴国外优秀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新”。其次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完善和改革方面,主要通过课堂内外、实验实践、创新创业三个方面的有机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课堂上除教师在讲授中注重采取理论启发式教学外,还采用了案例讨论、面试和评价中心等灵活多样的探究式教学方法。除了注重课堂教学外,我们还注重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为此,主要采取了四种方式与手段。一是走出去——让学生到用人单位去实地观摩与体验;二是请进来——邀请企业界人士、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校与学生面对面地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了解社会和企业的现实需求,充实和拓展专业理论知识;三是实战演练——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创业大赛、知识竞赛等活动,并安排教师进行专业指导,提升学生们的专业实践能力;四是与企业合作开发课程,如《人力资源管理实训》和《互联网+ 人力资源服务创新》。
(五)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铸造学科竞争力
教师队伍建设是学科发展的第一动力和资源,决定着学科的竞争力和发展前途。结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全球化的趋势,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我们的指导思想是:立足我校经、管、法三大学科综合发展的优势,按照以“应用导向、整合思维、创新意识” 为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理念,以开拓创新为动力,以博学审问为途径,建设一支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以及专业职称结构均较合理,团结协作,学术思想端正,积极进取的具有卓越竞争力教学科研梯队。为此,我们的做法是:(1)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引领梯队建设。鼓励与支持教师勇于创新,围绕学科方向进行团队合作,开展科研、教研及企业管理创新项目,带动人才培养,提高师资水平。(2)以促进学科发展的战略视角,来管理人才引进。在引进人才的时候,凝练学科发展方向,围绕课程组和科研团队建设,重点考虑学术潜力、知识结构、成就动机和团队精神。(3)培养学术带头人。未来要进一步发挥学术带头人和专业负责人对学科发展的引领作用,外引和内培相结合,积极引进国内外有卓越学术影响力的著名学者,同时通过平台建设和国内外学术交流,瞄准国家重大理论课题和重大管理实践创新,进行理论和实践创新,进一步提升教授团队和中青年学者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影响力,使他们成为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的领军人物和卓越影响力的专家(4)提高现有教师的综合实力,鼓励老师突显特色,多通路发展。首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保证师资队伍的道德素养。其次,通过各种方式加强教师的专业和技能培训。定期举行前沿理论、最新方法、最新模式等方面的培训和讲座,组织教学观摩、教学研讨,开办教育教学理论、多媒体技术等培训班。第三是要鼓励老师到国外进修和参加学术会议,引导老师到企业挂职和调查研究,理论联系实际,为新时代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