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告白
——《无声告白》读后感
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
自始至终,只有她一人。
她渴望被倾听,可结局只是孤身一人沉入冰冷的湖底;她渴望挣脱,可结局只是孤身一人锁在别人的梦里;孤身一人,静默,绝望。
莉迪亚的死,是一场华丽却冷淡的无声告白,对父母,对哥哥,对自己,更是对这个由不公编织而成的世界。
我想这本书是能够引起许多人共鸣的。
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把错误当作真实,把苦涩当作甘甜,我们逃避现实,更逃避不愿接受的自己。我们明知正渡过一条名叫“生命”的河,有湍流,有急浪,却把每一次偏道都当做理所当然。
我们努力成为别人眼中最棒的自己,却在假装的欢愉后忘却了真正的自己。
夜幕降临,静坐湖畔,我们静然沉思是否已在迷途中成了最不堪的流浪者。
伍绮诗在《无声告白》中写道:“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伍绮诗是个中国女人,却身在美国。体型、肤色、语言,甚至是行为,她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在提醒着她:你不属于这,你与这个世界是多么格格不入,你是个“异类”。可我想也正是这样一种格格不入,才会塑造出同处“异类”的莉迪亚——遗传了母亲的蓝眼睛和父亲的黑头发,没有朋友,对生活的任何一秒都谨慎听从。她活在母亲的期待里,物理、化学、生物,最后成为受人敬仰的医生;活在父亲的期待里,亲情、友情、爱情,最后是受人欢迎的“美国本地人”。
莉迪亚想要摆脱,可她总是被自己缠住脚步,她爱母亲,爱这个家,她愿不惜一切代价来维持这种岌岌可危的平衡。母亲的出走,使她更一步步沦为生活的奴仆。她渴望幸福。尽管幸福的代价是失去真正的自己。
然而她最终还是摆脱了,在那个平静的月夜,平静的湖中,平静的船上,她将重新开始。告诉母亲,够了,就算她物理不及格,就算她永远不当医生,那也没关系;告诉父亲,够了,她再也不会把只有拨号音的听筒扣在耳朵上。她再也不会假装成另一个人了。
可她低头看着湖水,黑暗中仿佛空无一物;没关系的,她告诉自己,然后,她跨出小船,走进水中。
我们很少对父母说爱,心里却想着;父母想让我们变成这个样子,我们就变成这个样子,尽管我们都心知肚明——这不是我。我们以为这便是爱,可这样一种假装的爱,一种屈身其下的爱,却是变了形的、丑陋不堪的伤疤,它深深刻在我们的身上。
痛,却只能无言。
可我想每个人都必须明白:生活,才不会在意你想不想要它,快乐或痛苦全然在于你自己。至于真正的自己,也只是你自己的事,和别人无关,更和这个世界无关。
赫尔曼·黑塞明白:“我知道自己是个游牧民而不是农民,是个追寻着而不是保管者。”在战争的年代里,他是个流浪者,可他做着真正的自己。他是个无牵挂的流浪者,本该没有什么乡愁,可他懂得乡愁。他不是个完人,也不会力求成为一个完人。他只是画下德国的屋顶,德国的木骨架和山墙,像品尝他的欢乐般,品尝他的乡愁,然后,离开。
“如果我们的爱被勾住在什么上,并且变成了忠诚和德行,我就觉得这样的爱是可怀疑的。”他曾这么说过。由此可知,不受诱导和约束的爱,这才是作为一个人最该拥有和分享的一切。
在这样一个繁华开遍的时代里,或许你曾不知所措,然而不变的是:一片海就是一片海,一树花也仍是一树花,一切的迷茫,不过是自己对自己的否定。
回忆电影《真爱之吻》,更是喜欢上那个有着猪鼻的女孩佩内洛普,不因她的纯真、善良,只因她有一份活出自己的勇气。
站在世界的一隅,每个人都有权利大喊一声:我要过我自己的生活!然而真正做到的却少之又少,而像佩内洛普那样能够勇敢承认自己的不足,鼓起勇气面对自己的,却更是没有几个了。就好像现在的我们,头脑里构思着美好的未来,同时面对着此刻学业上的不足和坎坷却又无动于衷——总有人傻傻地相信着“临时抱佛脚”的美梦,然后把现在这个不堪的自己忘得一干二净。
看过《神雕侠侣》,也依然觉着杨过是个可爱的人。他从不背叛自己的心,知情知义,更知恩图报。我想这样一种直接的生活态度比起现在那些虚假过活的人们岂不更讨人喜欢些。就像史航先生在他的微博中评论杨过:人生贵在任性而领情,过儿便是。
好一句“人生贵在任性而领情”,用辉姑娘的话说,便是:活出自己,感恩生活。活着,就应放声笑一回,大胆哭一场,这才不枉费了在世间走过一遭的青春岁月;即便是哪天永远闭上了眼,也应该不带后悔,不带无奈,不带叹息,只带一个真真实实如夜星般璀璨的灵魂,安然,无忧。
这世上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种生活。只是很少有人能笃定地承认自己,然后踏上自由的征程;大多数人,总是明知被锁上了生活的枷锁,却依然甘愿被其囚禁在“期待”的黑暗中。
麦家在《暗算》中写到:这不是胆大胆小的问题,而是常识问题。人在常识面前犯错误,不叫胆大,而是愚蠢。既然自知是错的,又何必去争做那个失去自由的愚蠢之人呢?
我想其实人活在世上,最盛大的一场告白,不是对父母的感恩,不是对恋人的爱意,而是对自己的,无声的坦白。
国贸1701班严岑雪
以汉代为例分析纵横分析某种制度的产生及其利弊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
钱穆先生在本书开头序言便提出:制度产生于人事,不能撇开人事单独谈制度;制度之间相互联系,环环相扣,整合在一起构成当时代的完善的制度构成。制度与人事互相联系,制度与制度之间互相联系。分析某个时代某种制度的得失,不能从我们现在的角度出发,将我们的时代意见套上,而是应该从当时代出发,根据该制度在当时的执行情况,所取得的成就、遇到的困难、存在的问题,结合当时官员等的奏请策论,充分利用这些“历史意见”,分析制度得失。这是钱穆先生在书中讨论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前提。
要讲一代的制度,必先精熟一代的人事。若离开人事单来看制度,则制度只是一条条的条文,似乎干燥乏味,无可讲。而且亦是明日黄花,也不必讲。
一项制度,决不是孤立存在的。各项制度间,必然是互相配合,形成一整套。否则那些制度各各分裂,决不会存在,也不能推行。
制度虽像勒定为成文,其实还是跟着人事随时有变动。某一制度之创立,决不是凭空忽然地创立,它必有渊源,早在此项制度创立之先,已有此项制度之前身,渐渐地在创立。某一制度之消失,也决不是无端忽然地消失了,它必有流变,早在此项制度消失之前,已有此项制度的后影,渐渐地在变质。
某一项制度之逐渐创始而臻于成熟,在当时必有种种人事需要,逐渐在酝酿,有必有种种用意,来创设此制度。
任何一制度,决不会绝对有利而无弊,也不会绝对有弊而无利。所谓得失,即根据其实际利避而判定。而所谓利弊,则指其在当时所发生的实际影响而觉出。
我们讨论一项制度,固然应该重视其时代性,同时又该重视其地域性。
说到历史的特殊性,则必牵连深入到全部文化史。政治只是全部文化中一项目,我们若不深切认识到某一国家某一民族全部历史之文化意义,我们很难孤立抽出其政治一项目来讨论其意义与效用。
钱穆先生在书中以朝代为划分标准,分别分析了汉、唐、宋、明、清五代,在政府职权分配、考试与选举、赋税尤其是田赋、国防与兵役四个方面的制度特点,横向联系,纵向比较。在此详细分析汉代的制度。
汉代中央三公九卿,与以往相比,体现了皇室与政府的分离。在以前,封建时期(指封邦建国的诸侯国并立时代),由于各诸侯国面积相对较小,中央的统治压力较小,君主不需要太多的外来力量帮助保证统治,因此政府比重较小,皇室与政府分割并不清晰。宰相,宰,在封建时期指的是替天子诸侯及一切贵族公卿管家的,宰相的本意也是指为皇室处理皇室事务的。秦汉统治之后,化家为国,于是这个家中的家宰,也就变成了整个国家的政治领袖。丞相,丞和相,都是“副”的意思,指的是丞相是皇帝的副官,帮助皇帝处理政务。九卿中的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七卿根据其职位名称本身的意思,管的都是皇家私事而不是政府公务,在化家为国之后,原来管皇家私事的,现在职能也扩大到管理整个国家的大事了。剩余的两个卿,少府和大司农,前者收入充当皇室私用,后者收入用于国家公费,这在下面的经济中会详细谈到。
汉代的选官制度主要是推举,自下而上推举,从多种推举方式并存,定期不定期,到以定期推举孝廉为主,而推举孝廉,也从推举孝子廉吏,发展为了单纯的推举进入中央做官的名额,推举的人也主要成为了读书人。汉代的教育,在中央有太学,在地方也设有许多教育机构。太学中的优秀人才,分派到地方服务,在地方服务有了政绩,再被推举到中央,在中央经过考核后,才能正式入仕,组成士人政府。中国之所以没有书籍专门论述理想制度,主要就是因为当时的政府是由读书人构成的,读书人的想法都可以有条件付诸实施,自然也不会需要著书立说这种相对空泛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
汉代的田赋很轻,实际上只有三十税一,甚至在记录中出现了百一之税,但实际上,轻税赋对农民的有利影响不是很大,由于土地私有,土地兼并严重,很多自耕农沦为佃农,反而要向地主缴十分之五的地租,而地主缴田赋只需三十分之一,实际上最后是地主得到的好处更多。耕地归农民所有,山林池泽归皇室所有,所以田赋收入纳入大司农,后者赋税收入纳入少府供皇室使用。因为在封建社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由于井田制,耕地被分给农民耕作,其他的土地(主要是山林湖泽)就由政府(也是当时的贵族)派虞人等管理,在汉代,耕地私有,山林湖泽则延续封建社会的管理方式,由皇室所有。而这种赋税的分配方式,在汉代确立这种方式之初,是合理的,因为在当时国家税赋主要来自农业生产,但是到了后来,随着商业的发展,商业(山林湖泽等地的税赋)产生的经济效益越来越大,少府的收入超过了大司农,在国家需要大量的经济支持时,大司农的收入便不够了。汉武帝时,便将少府的收入拿出来用作政府开支,而在向民间大商人征收时并不顺利,武帝也因此将盐铁收归官营,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商业的发展。
汉代的兵役是全国皆兵。自封建社会就有人人戍边的政策,每人戍边三天,由于当时的国土面积狭小,实际上戍边往返也不过两天,因此个人投入很小,但是到了秦朝,疆域一统后,戍边往返花费在路程上时间大大超过了真正戍边的时间,所以很不合理。到了汉代,这种情况有了对策,戍边者可以交钱免去戍边,交的钱收集起来用于雇佣其他人去戍边,这是一大进步。每一种制度背后都有人文的因素在里面,每一种制度的产生与改进都不是凭空的。
国贸1701班马一方
我爱这世界的真实
--乔治奥威尔《1984》读后感
这是一部杰出的政治寓言小说,我不懂政治,却对其中特殊的生存状态颇有感触--那些不被环境同化的人怎样在黑暗中摸黑生存,怎样向死而生,怎样沉默地走向失败。
主人公温斯顿生活在英社党领导下的社会,党创造历史,党永远正确,党掌握了物质。老大哥是党的领导人,享受群众疯狂蒙昧的崇拜和拥护。可是温斯顿背叛了这一切,散发恶心汽油味的胜利牌杜松子酒和乏味的胜利香烟,人人癫狂的仇恨周,无处不在的电屏像阴骛的眼睛,温斯顿对现实感到绝望。他遭遇了爱情,为了寻找真实确切的美好,他带着恨意痛痛快快地背叛。他被察觉,被抓捕,被拷打,被改造,被迫失去,他将发生的一切当成残酷又毫无必要地误会。一切都结束了。
荒谬又真实的标语:
战争即和平
自由即奴役
无知即力量
读完书我不禁想,我们要怎样证明这个世界的真实呢,如果历史可以被改写,资料可以被销毁,如果经验的有效性和现实的存在性都被否认,如果常识是异端中的异端,那么令人恐惧的不是我不想其所想便会被杀害,而是我们不能证明自己的正确。已知的怎么被证明,又如何知道过去不可更改呢?当面对比自己强大无数倍的不可打败的敌人时,当敌人比你聪敏一万倍时,是否我卑微的真实不再重要。温斯顿的敌人奥布兰远比他的爱人要了解他,理解他的思想和希望。甚至温斯顿背叛地开始—记日记,都是冥冥中感知到了奥布兰的召唤。可温斯顿说,他必须去捍卫那些明显的,朴素的,真实的东西,石头硬,水湿,没有支撑的物体会向地心坠落。
“自由就是可以说二加二等于四的自由。若它成立,其他一切皆是如此。”
撇开这本书的内容,我想说的是,真实对我们是多么的重要啊,有了真实我们就有了自由。对这个世界的规律 了解的越多,我们就越自由。电影黑客帝国中,人们可以安然的生活在矩阵的控制下,而尼奥选择与艰难的现实抗争,不是因为回到现实有什么显而易见的好处,而是生活在真实中,感受到真实本身就是天大的好处。我不能说向往真实是人的天性,就像我不能说人们都向往拥有智慧,拥抱有趣的新鲜事物一样,有人追求智慧就有人追求愚笨。但我希望能刻意追求一点好的东西,这其中就包括了真实。
豆瓣的书评中说,“多一个人读乔治·奥威尔的书,就会多一个人反对专制;多一个人看奥威尔,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1984》是对未来世界的预言,更是警醒。在《1984》的结尾详细介绍了新话原则,它的目的不光是为英社的拥护者提供一种表达世界观和思想习惯的媒介,更是为了让其他所有的思维模式都成为不可能。当老话成为过去并被完全取代后,人们和过去世界的最后一点联系也被切断了。在新话中成长起来的人们,不能够表达非正统的思想,很多错误和罪行超出了人的能力范畴,它们没有名字,也无法被想象出来。每个人生命的一部分都被剥夺了,为了满足第一类人对权利的追求,历史冻结在这个阶段。这样的世界不值得我们到其中去生活。
我爱着世界的真实,对于我来说,这句话是很有分量的。这意味着我要接受所有的真实残酷的东西,它包括残忍,不公,无时无刻不在侵蚀你的大环境,可真实本身带有天然的吸引力。因为真实所以丰富。真实里的美丽和残酷不可割舍,如同阴阳相生,白天和黑夜互相成就,如同人的善与恶,高尚与卑鄙不能分离。正如王小波所言,“高尚的思想和低下的思想的总和就是我自己;倘若去掉一部分,我是谁就成了问题。”
一个人是多么的渺小啊,一个人能做的事是多么微不足道啊,可“假使有希望,那么希望就在群众身上”。像温斯顿这样的人不可能在他的有生之年得到回报。“我们是死人。我们唯一真正的生活是在未来。我们将以几捧尘土,几副枯骨的姿态进入未来。”小说的结局悲怆,但我们未必不可以有更好的期望。毕竟多数人都希望远离虚妄,了解更多的真实。
而且我们有了《1984》。
国贸1702班 贺梦莹
《我与地坛》读后感
有些事不能变成语言,无法变成语言,一旦变成语言便再也不是原来的它们了。一片朦胧的温馨与寂寥,是一片成熟的希望与绝望。弱冠之年,一腔青春的热血被囚禁于沉寂的白色和刺鼻的消毒水气味中。不甘、落寞是必然,年轻乐观的心再如何向上帝祈祷也未能改变上帝收回他双腿的决定。
烦躁,不安在心底蔓延,一触即发,却在古老的皇家祭祀遗址里寻回了内心的平和。他观察世事变迁,观察游园的男女老少,体味悠久历史沧桑风雨给地坛留存下的韵味。是与古老灵魂的交谈让他看透生与死的抉择——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十五年来,荒凉的凄草、颓墙边;被寂寞的光辉照亮的台阶上;苍黑挺拔的古柏旁都留下了他的印记。古老的灵魂通过万物与他沟通,那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泥土之味便是最能使人安宁下来的良药,也正是在地坛,他感受到了母亲为他的担忧,母亲承受他十倍的苦痛。坏脾气使他忽略了背后胆战心惊。坐卧难安的母亲。事实上,谁人曾想过孩子的不幸在母亲那总是要加倍的,思虑着只要儿子能活下去自己去死也可,可又担心儿子不仅得活着,还得找到一条走向自己幸福的道路,没有谁可以保证,这样的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悄悄跟在儿子身后,满揣着担忧的母亲让我的思绪飘回初中时代,送孩子上学回程的家长群中总有一个逆着人潮方向眺望的人,不过是送到校门口,那份思念与牵挂又何尝不是一样呢?是时候转身回望,以温和的笑容抚慰那颗为我们而担忧的心。
以前不太能体会过程较之结果的重要性,现在恍然大悟:没有挫折,没有坎坷,没有望眼欲穿的企盼,没有撕心裂肺的煎熬,没有痛不欲生的痴癫与疯狂,没有至死不悔的祈求与等待,当它到来之时能体会到感慨万千的喜悦吗?所谓追求幸福并非追求其最终结果,而是那个过程,若无需过程便能得到幸福,幸福唾手可得,像空气一样必须需却又不被企盼,那幸福还是原来的幸福吗?那它只会变成理所应当的庸庸平淡。
命运、幸福、人生的深奥、神秘,往往以无常的形式让人感到困惑迷茫。然而它们也洁白如水,其实一切本就是这样,与其苦闷思考,自寻烦恼,远不如漫步夕阳下的美好。
国贸1702 班 易凯
像是听了曲悲歌,悲歌
《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本书,我实在是看不出来写的有什么好。霍尔顿这个叛逆高中生,我实在是看不出来有什么好。
16岁,我和他霍尔顿都经历过。
当时不像他。他五门课四门不及格,学校正式放假前几天就离开学校开始放浪,去酒吧跳舞,会说一些十分尖刻的话,左一句“他妈的”,右一句“他妈的”,实在是垮掉一代的典型。
可是怪了,这样一个非主流青年,我越看下去越觉得当时也像他。胆小又烦闷,见不得媚俗的人,见不得周遭和社会的肮脏,见不得虚伪和假仁假义。更甚有趣的是,他冷言冷语那一句:“我周围全是些粗俗不堪的人。”我也是这样觉得。比如霍尔顿对牧师的厌恶气都那么大,嫌他们总装出神圣的嗓音,听上去假极。他这份真少年之感足够珍贵。
他的老师曾说:“一个不成熟男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了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男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了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细想这话实在是可怕。
成长,到底是怎样教会人蜕变的?竟然从充满激情蜕变为追求安稳,从一身热血蜕变成苟延麻木。教少年走向成年却是教少年们一步一步走向势利。见不得这些的霍尔顿哪来那么大的力气去改变周围的世界呢?只有自闷和彷徨迷茫罢了。
我猛地想起来电影《芳华》,时代车轮总是会肆意碾碎青春芳华,慢慢地我们就被磨去棱角。
看他在妹妹面前自顾自地说道“不管怎样,我老是在想象,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我呢,就站在那混帐的悬崖边,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来,我就把他捉住······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明白自我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这世界有太多假正经,唯有霍尔顿们有真性情。社会俗流假模假式,希望我们都情愿在麦田里当个守望者。希望罢了,社会又怎么会让所有霍尔顿们的希望都成真呢?
看《麦田里的守望者》,就像是听了曲悲歌,歇斯底里,绝望,透彻。
农经1701班 梁玉
品孤独
——读《好的孤独》有感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了解到了一个出色的人——陈果,复旦大学的哲学系教授,一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女子。常言道:“读一本好书,就是在与书中的灵魂对话。”因此这个寒假我拜读了陈果老师的处女作《好的孤独》。
什么是孤独?在此之前,我一直把孤独和寂寞划等号,觉得他们都是指我们内心的孤单。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孤独是自得其乐的独处,是自我思想的丰富性而带来的对独处的近乎贪婪的偏执与享受,是一种对自我充满真实饱满的精神生活的不紧不慢的消化,悠然自得的回味。而寂寞是因为自我内心的荒凉,思想的贫乏而引起的对独处的恐慌,那是一种灵魂的干瘪,令人焦灼又疲乏。
现如今,有的人喜欢独来独往,喜欢宅,沉浸在自我世界中无法自拔,无法融入社会,融入他人;而有的人,他们社交广泛,不喜独处,不喜安静,喜欢在喧闹的人群中游荡,交际。他们看似不同,却同样寂寞。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会感到心灵无处安放呢?我总结了三点原因。
首先是社会的快速发展导致城市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从而使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不再是以前熟悉的邻里,记忆中的大院;取而代之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人,钢筋水泥隔开了人们的交往。城市容纳的人越来越多,彼此的物理距离拉近,“拥挤”侵占了人与人中间的适度距离,使人们彼此失去了耐心和敬意。无形中,“人”不再是大自然中最富有灵性的生命,却成了我们急于解脱的精神压抑。我们涌向城市,却对人毫无兴趣;我们每天与人打交道,却对人充满倦意,这是生活的现实,也是现实的可悲。
其次是越来越功利化的社交方式。人脉构建越来越趋于利益驱动,带着面具作秀,相互利用,相互伤害,“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让本来就脆弱的人际关系岌岌可危。人们疲于做戏,便少于交流,愈发寂寞。
最后是个人天性使然,社交困难症,没有朋友,内心焦虑。
那么,如何拯救寂寞者?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自救。
多读书,开阔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思想。一个有思想的人才会有勇气去表现自己,才会有机会让更多的人有欲望去与之结交。通过思想的碰撞觅得知音,打破寂寞的现状。一个思想丰富的人,他拥有的不只是现实的世界,还有书中的未知世界,内心会更加的开阔。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
除此之外,还要有一颗真诚的心。用真诚去打动他人,去收获友谊。朋友会驱散你的寂寞。
世界上寂寞的人很多,真正孤独的人却很少。可能当一个人真正强大到一定程度时他才会变成孤独者吧。
孩子,去丰富自己的思想,拥抱这个世界吧!不要惧怕独处,孤独拥有巨大的精神力量,找到它,你就可以脱胎换骨。当你最终脱胎换骨时,你会感谢曾经的孤独。
农经1701 陈瑛
如果命运早已注定
——读余华《第七天》有感
我小时候很惧怕死亡,尤其惧怕身边亲人的死亡。我害怕终有一天,我的父母会死去,我的朋友会死去,我所认识的一切都会死去,我还怕我会先于我的父母死去,先于我所认识的一切独自死去。我想,不要说当时年纪还小的我,即使是当世所有活着的人都无从知晓自己死后会去哪里、自己死后是否还能见到先于自己逝去的亲人,又或者自己能否等来晚于自己死亡的亲人一同前往未知的地方。甚至,我们无法知晓到那时候自己是否还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死亡。
余华的《第七天》这本书展现的便是一种人们死亡后的画面,一种由我们生人所想象出来的死亡画面。书中创造了许多基于现实世界的故事情节并且加入了人格完整且丰满的人物形象,每个人物都有自己死亡的完整因果,而这些貌似割离的一个个故事却又实实在在的扣在了一起、依靠主角的记忆扣在了一起。我想谈的东西可能与书中的情节联系得不那么紧密,但却是我读完这本书后的所一直在思考的。
人从出生的一刻起,他的生命便已经开始倒计时。这样说来,似乎人的寿命长短早就已经是天生注定了一样。特别是当爱因斯坦在其相对论中提到的“物体以光速或接近光速运动时,质量会变大,距离会变短,时间会变慢”这一设想被普遍认为是对时空旅行到未来的可能性的肯定时,人生已然就像是一种宿命一般的东西。既然人类可以穿越到未来,那么未来的一切便是可知的、固定的。当然,这里所说的未来是不包括穿越者自身的。因为按照相对论,穿越者只是把世界时钟拨快了而已,他本人并未参与到时间的流逝当中,他所能看到的只会是别人的未来。这样我们其实可以认为,人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不能知道自己未来的,尽管这个未来在别人看来已是一条固定的时间线。那么我们似乎可以推断,宿命是真的存在的,只不过当事人永远不知道它的模样。这让我想起来去年上映的影片《降临》所反映的内容就是关于宿命的:当你预见了你无法改变的一生,你的人生态度是否会发生改变。
今时今日,人人都觉得自己的命运只由自己掌控,所以人人都不相信宿命的存在。可实际上,很多唯物主义者还是十分希望能知道自己是否会有飞黄腾达的那一天,这也是寺庙街边那些半仙的“道统”能传承至今的缘故。只不过即使我们知道了自己能够在某年某月某日实现“先赚它一个亿的小目标”却不从现在起一点点积累,那么这个命中注定的事件也永远不会被触发。
我是相信宿命的,相信我的命运在我出生时便已经是注定了的,我是如此,其他人也是如此。但我也十分清楚地知道,我无论如何也不会知道我的一生究竟是什么样子:我何时会遇到何种困难,何时会娶妻生子。尽管我一直非常非常想知道后一条。在我看来,我人生中所做出的每一个决定、所走出的每一步都是必然的结果,尽管我事先绝不知道自己会怎么走,可至少那每一步都会是我深思熟虑的结果。这样一来,我的人生就会像是一个棋局,我在和未知的对手对弈。我深知我和我的对手之间必然会决出一个胜者,那个胜者的存在在未来已经是固定了的,只是我不知道那个会不会是我。我其实是很想知道的,渴望程度不亚于那些寄希望从算命先生那里了解自己未来人生的人。只不过我的希望在于自己,在于我对那无法提前知晓的结果的希望上。
从古至今人们都在思考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按照存在主义流派的说法:人是在无意义的宇宙中生活,人的存在本身也没有意义;人首先存在着,然后通过自己的选择去决定自己的本质。于我而言,我活着的意义在于对自己的人生有着美好的希望。虽然我不知道我将会度过一个充实美满还是孤独悲哀的人生,但我始终抱有希望,希望我的人生会是美好的那个,希望这场人生棋局里那个早已注定的胜者,会是我。
农经1701班 莫梓鸿
孤独中的成长
——读《麦田里的守望者》有感
《麦田里的守望者》买来也有些年头了,也许是在未读之前就已经通过各式各样的途径了解了书中大概的内容吧。“长大是人必经的溃烂”、“我将来要当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有那麽一群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玩……我的职务就是在那里守望……我只想做个麦田里的守望者。”诸如此类的名句更是不知道何时就在优秀作文里看到过并作为素材摘抄了下来。然而,对于过于熟悉的事物,总有点提不起兴趣。直到近些日子,才最终决定拿起原文品读一下,才有了更深的认识与体会。
读完后,一个少年形象出此刻我的脑海中——他是大人们眼中的坏孩子,因为他所作的、所想的一切都“不像话”,他的脾气是那样的差,他的成绩也是那样的糟糕,几乎没有人喜欢他……他就是全书的主人公——霍尔顿。也许霍尔顿作为一个所谓的坏孩子,他的生活理应与我们并不会产生过多共鸣。但是霍尔顿干的“坏事”,所诞生的“坏想法”,在我看来又是那么的熟悉,让人看见熟悉的自己,让人不禁回想起了太多过去的事情。霍尔顿很粗俗,文中他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是:他吗的、混帐、腻烦、什么什么得要命、胡搞、伪君子、疯子、杂种、假模假式、下流、装腔作势,这点与当初的我不一样,我自己的粗俗是在高中才开始慢慢出现的,这点避开不说。霍尔顿让我最觉得相似的地方是他一向都期望自我能够变得很勇敢,但是实际他却一向都很胆小,被别人欺负后只能够在幻想中帅气的把他打败,想出一堆理由来为自己的胆小开脱。
说到底,在那个年纪,你我都只是普通家庭里的普通少年,就算有所特性,也并没有达到天才的地步。面对一些事情,或多或少都会有点中二的想法,或多或少会为自己设计一个传奇的故事。如,文中的霍尔顿就给幻想着自己从混账的卫生间走出来,以穿好了衣服,代理放着一支自动手枪,走起路来还晃晃悠悠的。不乘坐电梯,而是步行下楼。用手扶住康安,嘴角里断断续续淌出一点血来。就这样走下几楼,用手捂着心窝,流的到处是血。随后我就按铃叫电梯。老毛里斯一打开电梯门,看见我手里握着一支自动手枪,就会害怕地朝着我高声尖叫起来,叫我别开枪打他。可我还是开了枪。一连六枪打在他那毛茸茸的肚皮上。随后便是孤胆英雄与美人的事后故事。而我,则在那个年纪给自己设计过这样的场景,最可怕的对手,将自己最重视的、誓要一生守护的公主殿下给抓走了,作为被贵族排挤的骑士,大声呵斥守卫们的无能,怒骂王室的腐朽,之后便扬长而去。集结自己所能集结的一切力量去营救殿下。一路突袭过后,殿下被作为人质拖延时间,为了形成包围圈将我们歼灭。殿下最终为了让我们可以继续活下去,选择跳崖杀死人质。随着诀别的话音落下,脚尖离开地面的那一瞬,我便冲了过去,试图挽回局面。然而留下的只有悲痛,那一刻似乎战场都安静了,留下的只有我一个人的哀嚎。霍尔顿最后只是洗了个澡,躺在床上什么也没干,而我也只是想想而已,毕竟,中世纪早就过去了。
太多的敏感、偏执、荒唐、颓废却又有太多的甜蜜与欢乐,那段日子寂寞又温暖,这就是青春吧。你我都是行走在挪威的森林里,体会着白夜下发生的事情。在初识社会的黑暗与虚伪的时候,大家也许都会有点抵制吧,也会有人和霍尔顿一样为了不和那些伪君子一样,而将自己的生活弄的一团糟。在觉得周围人都带着虚伪的假面后,若是不能适应,都会和主人公一样陷入孤独的彷徨中吧。
本书自己也一开始就提到了自己并不喜欢《大卫科波菲尔》式的废话。本书主要只讲了霍尔顿的三天苦难生活。我的一位友人对我说过,成长,只需要一夜就够了。本书就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霍尔顿在这三天内充分体会到了一个人的孤独,社会的险恶,金钱的重要等等一系列重要问题。而在这三天里,也被迫思考了很多东西。正是因为他处于一种孤独的状态,他才有大把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发生的种种。霍尔顿与朋友们依次见面后,可以看出这些个所谓的朋友并没有一个人关心霍尔顿怎样,也没对霍尔顿提供多少帮助。最终霍尔顿见到了自己的妹妹也是好朋友——老菲苾。文章的太阳才似乎出现了,老菲苾让霍尔顿感到了安心,她是那么的聪明又单纯。在与老菲苾的交谈中,霍尔顿说出了大多数人认为的文章主旨——我想做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对照之后霍尔顿的另一位好朋友安多里尼老师的金句“一个不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的死去,一个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的活着”。麦田里的守望者,这份霍尔顿理想的工作,是那么无趣,在大多数人看来,那就是个疯子才会想要的职业。但是,对于受到重重打击,虚度三天光阴,几度想死的霍尔顿而言,也就体现出了,在三天的孤独经历使他变得成熟,即使是作为一名疯子样的麦田里的守望者活着,他也愿意。然而,成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之后霍尔顿的未来规划又变成了孤身一人前往西部,但这次不同,他在走之前觉得自己一定要告诉老菲苾。计划永远都是赶不上变化。老菲苾拖着手提箱要跟着霍尔顿一起走,是霍尔顿始料未及的。也正是老菲苾对霍尔顿的感情,才让霍尔顿最终放弃了一个人默默离开,愿意回到家,继续“卑贱”的活下去。
本人对于该书感触良多的原因之一是,书中的很多东西都是我在那个时期所归纳出来的结论。如,“并不是坏人才让人心烦,你可以是个好人,但也让人心烦”曾经的我自己便是一个让人心烦的滥好人吧(自认为):“某一类人,他们在一生中这一时期或那一时期,想要寻找某种他们自己的环境无法提供的东西。或者寻找只是他们认为自己的环境无法提供的东西。于是他们停止寻找。甚至在还未真正开始寻找之前就已停止寻找”我想要的东西太多太多,但自认为是我的家庭环境所不允许拥有的,所以就放弃了,这便是我当初归纳的自己颓废的原因之一;“只要你想学,肯学,耐心学,你就可以学到一些你最心爱的知识,其中一门就是,你讲发现对人类的行为感到惶惑、恐惧甚至恶心的,你并不是第一个。在这方面你并不孤独,你知道后一定会觉兴奋”时间默默流逝,曾经的自己也为人类的虚伪感到极度厌烦,感到窒息。但是读的书多了,通过菲茨杰拉德认识了村上村树,又通过村上村树认识了目前我最喜欢的作家——太宰治。我自认为我和太宰治属于一类人,也就是在我这类人中居然出了一个大作家,也就表明这类人也不在少数吧。总的来说,我是很喜欢这本书的,看完之后也得出了我看完很多书之后的感受,如果我早点看这些书的活,可以节省多少时间归纳总结啊。
《麦田里的守望者》不愧为畅销书,主人公霍尔顿的成长是可以从书中的字里行间感受到的,在主人公几天生活中对种种事情的思考里,也可以窥探出那些“奇怪”的人,的一些想法,理解一些事情之后,应该可以更好的去接纳他人了吧。总之,虽然我觉得没有读过这本书的人应该并不是很多,但是对于那些没有读过的我还是强烈推荐的。这也是我读后感没写《一个人的朝圣》、《岛上书店》的原因之一。(寒假目前只读了三本也还是很对不起自己的计划的啊)
农经1701班 杨雨晨
读《无国界医生手记》有感
生命总是脆弱的,但它也可以坚韧。在这个世界上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无畏疾病,困苦,在他们眼里,所有的坎坷都可以忍受,只为挽救那些本该鲜活的生命。
我很庆幸在1999年的时候,把诺贝尔和平奖颁给了这样一群人:无国界医生组织,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让那些医生的亲人开始理解并支持。因为在艰苦条件下工作的他们,需要支持与鼓励,他们也希望亲人在侧,却还是选择了去救助更多人,当面临选择时,他们的选择总是无私的。曾经我觉得一份工作承担了多大的责任,便会有多大的回报,但对于这份工作来说,并不是这样的,冒着很大的风险,远离家人,还不一定被当地的人理解。在当地人看来,他们是赤裸裸的外族人,一旦发生冲突,这些医生就很容易变成敌对的目标。
主攻热带病的医生去非洲做无国界医生,实际上回国之后,比起治疗热带病,医院可能更需要治疗心脑血管病的医生,此时曾经得到的那些经验似乎一点用都没有,值得吗?但还是不断有人那样选择,那样去做。
选择做无国界医生,并不是说你只要安心的做你的工作就好,你要在工作的同时为生活烦恼,艰苦的生活环境,不合口味的饭菜,简陋的住所,无法抵抗的高温,甚至洪水等自然灾害,你不曾经历过的,无数次直面生死,与死神擦肩而过,还来不及平复恐惧的心情,就要继续投入工作。他们不是不会受伤,他们不是神,却平端给了无数患者希望和勇气,他们只是普通人,会受伤,会生病,但是他们不会垮掉,一直战斗在前线。生死一线的选择,他们没时间犹豫,悲伤,果断正确的选择才是救治患者的一线生机。这种画面,我本以为只有特大灾难比如地震出现才有,可是在那里,每天都有,很平常,需要冷静,需要果决。
我很羡慕,也很敬佩,甚至希望我自己可以像他们一样。未来会怎样不可说,但从此我的心底里住进了这样一群可爱的人。
农经1701班 卢婷婷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在寒假有幸拜读了黄仁宇大师的《万历十五年》。一部历史书竟能让我如饥似渴、手不释卷地读完,连我自己都感到些许诧异。一部书只写了一年《万历十五年》,写了几个人,写了几件事,场景不可谓不小,正如该书作者黄仁宇所言:在历史上,万历十五年实为平平淡淡的一年。可这看似平淡的一年却在历史上具有十分特殊的地位。
凡听人言,大师就是能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人。比起许多鸿篇大作,《万历十五年》实不能算是大作,但作者在看似平淡的一年中,却浓缩了整个中国历史的兴衰成败,以小见大,知微见著,将整个中国历史映照在平淡而普通的一年,仿佛读完这一年,顷刻间便能在读者的脑海中建构起清晰的历史脉络一般。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中以知一叶而知全秋的写法,将整个中国历史映耀脑海。同时黄仁宇先生的文学化写法,使读者丝毫感觉不到干巴枯燥、索然无味的历史书,而是在品味小说,鉴赏诗词般,一泻千里地读完。读完后还感觉唇齿留香,余香满颊。细细玩味着,浅浅尝茗似的,在脑海中回味,咀嚼,消化。简直就是在品尝一道大厨精心制作的文化大餐。
当我们品味这道美食时,我们不难发现作者的深刻洞察力。中国是一个有极强文化传统的封建王朝,在秦统一中国,汉武帝的独尊儒术,废黜百家以来,在政治上奠定了封建王朝的发展方向。以地域上的统一,思想上的统一,精神上的统一引导中国的发展。众所周知,先秦哲学是百家争鸣的时代,可到了汉代却独尊儒术,这并不能归咎于生物的随机选择,而是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儒家强调仁、义、礼、智、信,这在以土地为基本生活资料的封建王朝是非常重要的。
钱穆先生曾说,中国的国家是国与家的结合,上至君主下至户主,在自己的管理范围内是具有绝对权威的。这便是儒家所推崇的“仁”。家庭内户主具有权威是生理中产生的,而君臣关系则是一种社会关系,儒家的“仁”很好的调和了个中矛盾,使得家国一体。家是一国,国是一家。在《万历十五年》一书中,万历皇帝是具有绝对权威,自己可以随心所欲,但在儒家思想的拘束下,张居正、申时行等代表的士官阶层对皇权却是一种无形的钳制。这与西方的三权分力是不同的,三权分力讲究平等,而一士官阶层对皇权的钳制则是不平等的。士官对皇权要尽忠、尽孝、尽义,是为了辅佐皇帝,而在道德上给予的拘束。这并不是法律意义上的,而士官对自己也是从良心上,道德上要求自己。这就造成了重礼轻法,重道德轻法律的封建文化氛围了。每个文人都有自己的一套道德准则,有自己的良心,有自己的政治抱负。从这里看,张居正死后被谏,乃至于被鞭尸,也就不足为怪了。
在家国同构的社会,讲究尊上敬祖。尊上为忠,敬祖为孝。自古以来,忠孝占据着封建王朝的最高地位,也是最高的道德准则。儒家常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中的礼可以用于治国,孝可以上升为忠。观其《万历十五年》一书,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等等,哪个不是先强调家,再来治国的呢?
《万历十五年》展示了一幅封建王朝的全景图。它就是一只张着血盆大口的饕餮怪兽。它要吃人,它将人变成怪兽。张居正死后被吃,海瑞被吃,申时行被吃,戚继光被吃……还有无数人都被这张沾满鲜血,腥臭无比的大嘴吞下。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这是一个吃人的社会,这是一个吃人不吐骨头的社会。
但是这个社会也终成历史,给予后人品读,从中获取经验与教训,这也正是历史的魅力所在!
物管1701班 马言鑫
《群山淡景》读后感
寒假期间,因对诺贝尔奖的崇敬和对英籍日裔作家石黑一雄的好奇,我阅读了他的处女作《群山淡景》。看完之后,感慨良久,心中波澜不可平。
《群山淡景》讲述的是居住在英国的寡妇悦子,因长女庆子的自杀而回想战后在长崎生活的往事。故事从庆子自杀后幼女霓纪回家拜访“我”开始,以两条线索展开叙述,一条是悦子回忆过往与家人、幸子相处的生活,一条是悦子与霓纪的五天时间的短暂相聚。
本书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书中的女性形象。第一类是以回忆中的悦子为代表的传统日本妇女形象,她恪守妇道,尊重丈夫,孝敬长辈,正怀有第一胎,充满幸福感和希望,但她却是表面幸福,实则压抑。她虽有孕在身,但不仅毫无怨言地承担了家中所有的家务,还得忍受丈夫的冷漠和责备,书中有这样一段细节描写,当丈夫次郎的同事前来拜访时,客人再三推辞不用泡茶,正当悦子准备坐下时,却“瞥见次郎不悦的眼光”,只得起身泡茶。夫妻间的关系仿佛像主子和奴才的关系的那样,等级鲜明,充满冷漠,令人咂舌。这种观点也在悦子公公尾形桑那里得到印证,当尾形桑听说次郎的同事及其妻子投不同党的票时,他反复抱怨,带有明显的厌恶和反感。一提到日本的民族性就不得不提到一本书《菊与刀》,为了更好理解本部小说,我也阅读了这本书,书中有这样几句话:“美国对于日本感到吃惊的一点是其男女地位的极其不平等”,“(在日本)等级制以性别、辈分和长嗣继承等为基础,它在家庭生活中处于核心地位”,因此我们不难理解夫妻之间的这种明显的等级制度,悦子在家庭中遭遇到的种种,不是个例,而是当时的一种普遍现象,这也为后来悦子的反叛做了社会方面的铺垫。
第二类是以幸子和霓纪为代表的第二类女性形象。幸子是一个来自上流社会的女性,因战争失去亲人,独自带着真里子生活,她寄希望于美国男友弗兰克,毫不在意他人的异样眼光,但可惜其只是一个不可信赖的酒鬼,悦子曾经接受过教育,会说一口流利英语,但却因婚后丈夫的阻拦无法继续学习,这种压抑的生活氛围让她产生“逃离”的念头,因此不仅一次的提出要去美国生活,反复强调“为了女儿”要去美国,离开“对女人来说毫无希望”的日本,但也因为她的长期颠簸不平,真里子变得敏感、封闭和怪异。霓纪是日英混血,是悦子离开日本前往英国后所生,她的身上有明显的特殊气质,不在意结婚生子,只乐于过自己的生活。在她们身上,我们看得到更多是与当时社会不相符的肆意自由,她们尝试冲破牢笼,追寻真实的自己和快乐的人生。从实质上看,这两种女性形象间的差别和对立,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不同和冲突,这与二战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日本处于美国的阴影之下不无关联。
对我而言,这本书的亮点在于结尾,悦子回忆中的好友幸子及其女儿真理子,其实就是她本人和长女庆子的真实写照,她在忍受不了这种压抑之后,带着庆子离开日本前往英国生活。她将这段经历用第三人称述说出来,塑造了幸子这样一个离经叛道的女性形象,其实也是悦子本身“恶”的外化。悦子这样的叙述方式值得回味,既有对幼女的隐瞒,又有对过去生活的怀恋,还有对女儿们的愧疚,更有一种对自己选择的质疑和辩解。作者在结尾揭示了这样一个结果,让作为读者的我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觉得内容真如书名所述仅为一抹淡影,里面充满了日本感情中特有的平静和克制,这也是石黑一雄作为一个拥有两种文化背景的作者的一种优势。
这本书值得挖掘的内容有很多,比如说战争的阴影,悦子的行为对两位女儿影响的探讨等等,在此不一一赘述,待更多的读者前来品读。日本朝日新闻采访石黑一雄的时候,称呼他为“描绘黄昏之爱与梦的作家”。所以说,悔恨也好,回忆也罢,都不过是远山投在时间之河里淡淡的影子罢了。
日暮苍山远,仅此而已。
物管1701班 张婧言
喀布尔的太阳
——读《灿烂千阳》有感
“人们数不清她的屋顶上有多少轮皎洁的明月,也数不清她的墙壁之后那一千个灿烂的太阳”
卡勒德·胡赛尼曾以一本《追风筝的人》名声大噪。与《追风筝的人》不同,《灿烂千阳》以细腻的笔触,通过两个女人的生活,展现了在莫个时代下,阿富汗女性的悲惨生活。
玛丽娅姆是个私生女,而这个身份也为她未来的悲剧生活作好了铺垫。在她的十五岁生日,母亲自杀,定时探望她的父亲也不见了踪影。有着三个妻子的父亲,将她许配给了中年鞋匠拉希德。
而这只是另一个悲剧的开端,生活在家庭暴力的阴影下,玛丽娅姆唯一的希望就寄托在了未出世的孩子身上,然而上帝仿佛与玛丽娅姆开着玩笑,一次又一次的习惯性流产,玛丽娅姆最终失去了当母亲的权利。
拉希德的身上结合了无数男人的缺点,残忍、贪婪、好色、重男轻女……而一夫多妻制又是直接造成两个女人不幸婚姻的根源。
在战争的大背景下,每个人的日子都不好过。莱拉因为战争失去了父母和恋人,因而被迫也嫁给了拉希德。纵使莱拉的生活没有玛丽娅姆那样悲惨,但也绝无幸福可言。两个女人最终连在了一起。开始共同反抗生活带给她们的苦难。两位阿富汗女性,都带着属于自己时代的悲惨回忆。从曾经的水火不容,到最后如同母女一般的相互扶持。改变她们的不仅仅是战争,更多的是在于她们内心坚守的那些美好品质。
最令人心痛的转折,便是玛丽娅姆与莱拉逃走的时候。本答应帮助她们逃走的旅客却改变了主意,仅仅是那么一步之遥,就只是一念之间,善可以帮助两位女人逃离火海,而恶则将她们推进了深渊。
最终的结局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莱拉找回了恋人并成功逃走,玛丽娅姆为了拯救莱拉牺牲了自己。
十五岁的女孩子,本应是被呵护的。战争的摧残,扭曲的时代,摧毁的不仅是玛丽娅姆与莱拉,更是阿富汗成千上万的女性。玛丽娅姆与莱拉只是许许多多女性的缩影,在她们的背后,喀布尔没有太阳。
当今时代,女权运动越来越盛行,也因此拯救了许多迷茫需要帮助的女性。而在我们视线未及的许多地区,还有许多女性生活于苦难之中,她们需要太阳,就如同玛丽娅姆与莱拉一样,而她们也没有太阳。
“每一片雪花都是人世间某个悲哀的女人叹出的一口气。所有这些叹息飘到天上,聚成了云层,然后变成细小的雪花,寂静地飘落在地面的人们身上。”
这个世界需要更多更勇敢的女性,来解救自己,解救整个世界的女性。
总有一天,喀布尔也会有太阳。
物流管理1701班谢芷君
读《小王子》有感
------ 愿你我都能保持赤子之心
莎士比亚曾说:“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其实不啻于此,当同一个读者位于人生不同的阶段时,他对文章的认识也是不同的。多年前看《小王子》时的懵懂到如今再次翻看的悲伤,到底还是源于成长。
小王子的忠诚与纯洁让他看起来十分娇弱,他对一切未知的事物始终充满着好奇,对大人的世界充满不解。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更多,也越来越习惯于用眼睛去认识这个世界,于是我们慢慢的变得无趣,逐渐失去想象力与创造力。对于普遍存在的定理,我们不再去深究他们的来源,而仅仅把他们记在脑里。我们开始用世俗的眼光来定位自己,却忘了用心去发掘自己内心中真正想追求的东西。
故事中狐狸教小王子驯服了她,教会了他什么是爱与责任,“如果你四点钟来,那么我在三点钟就开始觉得幸福”,这种仪式让那一天显得与众不同。金色的麦田因为小王子而对她来说变得有意义,正如星星对不同的人来说含义不同。当我们“驯服”某样东西,即与他们建立联系时,我们会发现每一样东西对我们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不然我们也不会有“月是故乡明”“金窝银窝也不如自家的狗窝”这样的说法。这都是因为我们是用心去看这个世界,重要的东西是眼睛看不见的。因为人心是最简单,却又是最复杂的东西。我们从对眼见为实的确信到看见的并不一定是事实的质疑,最终是要用心来感知这个世界。
即使我们过了那个天真的年纪,不会好奇花儿为什么长刺,羊儿为什么吃花,但我们却能够一直保持一颗好奇求知的心,对这是宽广的世界,对这个浩瀚的宇宙,始终怀有探险的心。那么,生活就将变得丰富多彩并且生动有趣。虽然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生存无法像小王子那般的单纯,但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却能让我们更加爱这个世界,拨开世俗的云雾,挣脱束缚,去追求内心真正对我们有意义的事。
抬头仰望星空,繁星点点中或许存在着小王子生存的B612星球,上面生长着一颗看不见的玫瑰花,小王子正保护着她,而你,认识了一颗会笑的星星。愿你我都能保持赤子之心,在芸芸众生中不随波逐流。
物管1701班赵晓明